你關心的食鹽抗結劑問題,都在這了
發布時間: 2021/04/20點擊:
關于食鹽抗結劑,似乎每年都會在某個時間段被人拎出來嚼嚼。
鑒于愚人節的推文下有小伙伴留言了關于亞鐵氰化鉀的相關疑問,久大叔決定將和食鹽抗結劑有關的所有問題做個大整合。大家拿好小本本,進來做筆記啦!
食鹽為什么要添加抗結劑?
食鹽添加抗結劑,是為了防止結塊。
成品鹽必不可少地要經過包裝和貯存,在此過程中,由于食鹽中所含礦物質、水分以及粒度大小的影響,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結塊。
食鹽生產企業為了確保消費者買到流動性較好的食鹽,會根據食鹽品種添加合法的抗結劑,盡可能避免結塊的發生。
允許添加的抗結劑有哪些?
根據GB 2760-2014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中的規定,食用鹽中允許作為抗結劑使用的添加劑有:二氧化硅、硅酸鈣、檸檬酸鐵按、亞鐵氰化鉀、亞鐵氰化鈉、酒石酸鐵。
食鹽企業如何選擇抗結劑?
企業選擇添加使用的抗結劑種類,主要參考的是工藝難度、成本和效果。綜合這三點,亞鐵氰化鉀是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抗結劑。
亞鐵氰化鉀是否有害?
食品添加劑并不等同于非法添加劑,使用了添加劑的食品也并不等同于有害食品。既然亞鐵氰化鉀屬于國家允許添加的抗結劑之一,那么關于添加有亞鐵氰化鉀的食鹽有毒的謠言自然也就不攻而破了。
不過,為了徹底打消大家的疑慮,必要的解釋還是免不了的。久大叔總結了幾點網絡上討伐亞鐵氰化鉀的理由,將從專業角度一一給出分析解答。
亞鐵氰化鉀是一種慢性毒藥?
亞鐵氰化鉀作為國家允許使用的添加劑,在給出“可使用”的結果之前,必定是經過了嚴謹的實驗研究,其背后也必定是有權威數據做支撐的。
有沒有急性毒性、慢性毒性、致畸、致癌的可能,都會在經過一番篩查之后,確定沒有上述問題才會批準使用。
共產黨領導了中國近百年,這點基本的信任還是要有的吧。
除此之外,國際衛生組織(WHO)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也給出了相應的數據評估:亞鐵氰化鉀要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,其攝入量至少要達到1.5mg/天。換算下來也就是150g食鹽。
如果一個人的食鹽攝入量達到了150g/天,在擔心是否會造成慢性中毒之前,估計就已經先被齁死了。
亞鐵氰化鉀在高溫下會分解出劇毒物質?
造謠者們意淫出來的劇毒物質叫氰化鉀,雖然它和亞鐵氰化鉀之間只存在兩個字的差距,但實際上它們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物種。
從亞鐵氰化鉀轉化為氰化鉀,可不像刪去兩個字那么簡單。由于其中的氰離子和鐵結合非常牢固,因此亞鐵氰化鉀幾乎不存在毒性。
要讓亞鐵氰化鉀分解出氰化鉀,需要400℃的高溫。
在家庭烹飪溫度中,達到200℃時就會冒出大量油煙,到330℃時,不粘鍋的涂層就會開始融化。
聽說國外食鹽都不添加亞鐵氰化鉀?
亞鐵氰化鉀的“可允許添加身份”不僅在中國成立,在美國、歐盟、日本等國家也同樣成立,甚至沒有限量規定。
- 上一篇:食鹽純度對消費者來說是玄學概念嗎?
- 下一篇:我們真的還有必要繼續吃碘鹽嗎?